新加坡收緊加密政策:謹慎控制加密行業

編輯: ADAC

市場監管機構現在對該國的加密貨幣有著嚴格的控制。新加坡議會通過了一項綜合法案,該法案將擴大其主要市場監管機構的權力,並對該國的加密公司實施更嚴格的監管。

該法律於 4 月 5 日星期二通過,是政府加強對蓬勃發展的加密行業控制的最新舉措。然而,新加坡的立法者保持對加密貨幣友好的前景,並準備繼續走監管道路,使新加坡成為亞洲區塊鍊和加密貨幣行業的首都。

 

新加坡市場監管機構對加密行業更多的控制權

金融市場和服務法案於 2022 年 2 月首次推出,旨在使新加坡的數字代幣服務符合打擊洗錢的政府間組織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 (FATF) 制定的新標準。該立法將要求僅在海外開展業務的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或加密貨幣公司獲得許可。總部位於新加坡且不為該州客戶提供服務的公司不受反洗錢和恐怖主義融資法律的約束。

新加坡貿易國務部長 Alvin Tan 表示,這造成了監管漏洞,這些公司給新加坡帶來了“聲譽風險”。他解釋說,在新加坡提供加密服務的海外公司即使沒有在該國實際運營,也要遵守該國的法律。

儘管大多數議員對新法案表示歡迎,但也有人擔心它可能導致加密服務證明者受到“雙重監管”,或者受到不同司法管轄區的不同立法的約束。同一位議員還表示,由於加密貨幣的投機性質,該法案對減輕消費者風險幾乎沒有作用。

該國領先的市場監管機構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表示,將密切關注加密貨幣的採用情況,以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的用戶保護措施。另一方面,Tan 堅持他的立場,即法律並未提供萬無一失的投資損失保護,並表示消費者教育和意識仍然是對抗此類風險的最佳武器。

儘管如此,如果公司未能維護其平台的安全性,新法案賦予 MAS 施加更嚴厲處罰的權力。該法案將違反安全規定的最高罰款定為 740,000 美元,比 MAS 管理的流動負債顯著增加。MAS 還將有權對被認為不適合在金融和加密行業中擔任關鍵角色、活動和職能的個人發佈禁令。 Tan表示: “經濟處罰,加上實施額外監管行動的靈活性,採取了一種平衡的方法,這表明了擁有強大技術風險管理的重要性,而對於小型金融機構來說又不過分過度,”。

 

相關:新加坡高等法院在判決中承認加密貨幣為“財產”

相關:新加坡重塑 “亞洲加密中心”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