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政府:考慮限制散戶投資加密貨幣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

編輯: ADAC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可能會為加密投資者實施“消費者保護”,其中可能包括對槓桿交易的限制。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MAS) 首席部長 Tharman Shanmugaratnam 表示,監管機構可能會通過新的消費者保護保障措施來限制對加密行業的散戶投資。由於槓桿交易策略導致許多加密交易商和公司在最近接連面臨破產,措施可能包括對槓桿交易的限制。

 

加密貨幣不適合散戶

部長周一的聲明是對代表新加坡右傾人民行動黨的議員 Murali Pillai 的回應 —— Murali 詢問 MAS 是否計劃對加密交易平台施加更大的限制,以保護“不成熟的個體”免於進入“高風險”的加密交易。

部長在回應中重申了 MAS 的觀點:即由於價格波動異常,加密貨幣“不適合零售公眾的投資”。

“最近的事件生動地證明了風險,幾種加密貨幣的價格急劇下跌,”他補充。

上個月,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跌至 2017 年加密市場見頂以來的最低點。市場恐慌很大程度上是由鷹派央行政策的持續威脅引發的,通脹上升只會促使美聯儲加快加息。

崩潰的市場,再加上 Terra 在 5 月份的垮台,引發了多米諾骨牌效應,即失敗的加密貨幣機構努力保持償付能力。許多交易和借貸平台,例如Celsius,在努力償還加密抵押債務時被迫凍結客戶提款。

考慮到類似事件,MAS 現在正在考慮在交易加密貨幣時“限制零售參與”和“使用槓桿的規則”。然而,鑑於此類資產類別的“無國界/地域性”性質,它認識到需要全球合作和協調才能使此類限制生效。

“如果人們購買加密貨幣,他們可能會損失大部分投資,或者更多,”MAS 部長總結。

 

新加坡的監管進展

1 月,MAS對試圖“輕視”其風險的加密貨幣的公開廣告進行了限制。當局也是 4 月份加強適用於數碼資產的反洗錢和恐怖主義融資措施的眾多司法管轄區之一。

也就是說,當局已明確表示,它無意對加密交易實施任何全面禁令。在去年的一次採訪中,MAS 董事總經理承認,加密貨幣可以“為經濟和社會帶來非常好的結果”。

 

相關:新加坡政府:探索公鏈數碼數字資產代幣化 DeFi 應用 力固金融中心地位

相關:中非共和國 宣布推出國家加密貨幣:Sango 幣面世

 

🚀 搶先看新聞🔥 獨家空投🔥 AMA 🔥 🌈 一按加入 Discord Web3 關注組 ✴️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