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BTC)經常因其對環境的影響而受到批評,然而澳大利亞業內一些人開始認為,開採世界上最大的加密貨幣實際上可以幫助澳大利亞等國家解決阻礙可再生能源使用的難題之一。
澳大利亞擁有豐富的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太陽能,但它也因綠色能源的峰值發電量和峰值消耗時間之間的不匹配而發展受阻。現在,畢馬威澳大利亞(KPMG Australia)能源部門合夥人 ,Sally Torgoman 認為有機會為大量的使用需求提供額外的供應 —— 她和其他專家認為,比特幣鑄造(BTC Mining)可能是一種解決方案,可以幫助提高一天中某些時間的能源消耗,從而帶來更可預測的需求環境,並幫助解決白天和夜間電費之間的價格差異。
經濟學家表示,更穩定的電價從經濟學角度上可以激勵可再生能源工廠建設。
“實際上,我們的輸電網絡在面臨供需挑戰,因為可再生能源擁有的機會及熱煤電廠退役的事實,在一天中的某些時候,特別是白天,我們會出現能源過剩的情況” Torgoman 說。
儘管澳大利亞全國人均屋頂太陽能安裝率很高,但澳大利亞房主發現他們能夠將電力賣回電網的價格近年來直線下降。雪上加霜的是,燃煤火力發電廠通常以 24 小時循環的恆定速度運行,加劇了白天的電力供應過剩。在納斯達克上市的 Iris Energy 認為,鑄造(Mining)比特幣(BTC)可能是解決電力過剩並幫助澳大利亞過渡到可再生能源的一種方式。
Iris Energy 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Daniel Roberts 認為如果澳大利亞引入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的電力需求,“突然之間就會出現一個市場價格信號”,即可推動國內建造更多可再生能源以淘汰傳統的化石燃料發電。
Iris Energy 成立於 2018 年,是 Daniel Roberts 和他的兄弟 Will 之間合作運營的企業,充分利用了他們各自在能源基礎設施和金融方面的背景。該公司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 Canal Flats 運營著一個 30MW 的數據中心,並在澳大利亞擁有多個正在開發的站點。 Roberts表示,維護比特幣區塊鏈帳本所消耗的能源有助於為當地生產的可再生能源創造市場價位,並鼓勵對該行業的新投資。“你不能淘汰傳統的化石燃料發電,因為組合中沒有足夠的可再生能源;而且因為沒有市場價格信號,組合中沒有足夠的可再生能源”,他說。
作為其智能需求模型的一部分,Iris Energy 僅在有多餘的可再生能源可用時才開採比特幣,例如,如果消費者需求因天氣原因激增,該公司可以迅速關閉其比特幣鑄造業務。 Roberts 說:“我們永遠不想被指責從媽媽和爸爸那里奪走電力,永遠不想被指責推高一般工業的電價,無論它是否可再生。”
其他行業專家則認為,在發展澳大利亞的可再生能源產業時,關注電力消耗並不是正確的長遠方法。澳大利亞可再生能源公司 Teho 的聯合創始人,David Green 表示,“這可能是一個理論和現實略有不同的案例。我們真正需要的是存儲,這是長遠整理我們的電網的方式。”他質疑比特幣鑄造業務的推廣規模是否會對澳大利亞國內可再生能源行業產生重大影響。
其他人表示,智能需求模型伴隨著隱藏的經濟風險,可能使比特幣開採在經濟上不可行。墨爾本大學計算和信息系統教授 Rajkumar Buyya 表示,在消費高峰時段關閉鑄造業務的需求將對比特幣礦工的底線產生負面影響,他們每三到四年就面臨昂貴的硬件升級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