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 12 月,東南亞最大的銀行星展銀行成為全球首批提供加密貨幣交易和託管服務的傳統金融機構之一,星展銀行也還支持推出首個用於跨境結算的區塊鏈平台。
在其最新年度報告,業內人士,星展銀行(DBS Bank)首席執行官, Piyush Gupta 提供他對數字經濟下一步發展方向的看法:
我們是否會看到紙幣和硬幣繼續減少,取而代之的是比特和字節?答案是肯定的。數字貨幣並不是一個新概念,無論是通過使用信用卡還是電匯。事實上,97% 的流通貨幣都是數字貨幣。隨著手機的普及,很明顯電子錢包和電子轉賬將越來越普及。但是否可能會看到私人發行的數字貨幣取代國家支持貨幣的角色?答案可能是否定的,原因是貨幣需要具備三個屬性:記賬單位、交換媒介和價值儲存手段。
而私人發行的硬幣很難獲得其中的前兩個。理由包括:缺乏普遍性、對“發行人”缺乏信心以及價值大幅波動等。雖然用於發行這些硬幣(區塊鏈)的技術確實非常強大,並且確實構成創造不變性和透明度的基礎。
但事實是,普通人在普通貨幣方面普遍接受還需要一段時間。屆時,預計監管機構和政界人士將不願放棄對貨幣政策和經濟管理工具的控制,因此會非常謹慎地讓私人資金增長。但也確實認為加密貨幣作為一種有意義的價值儲存手段將繼續增長,就像今天的黃金一樣。
未來將更多央行數字貨幣?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是否可能會看到更多的央行數字貨幣(CBDC)?這是一種可能性,全球 85 % 的中央銀行目前正在研究或試行 CBDC。但是,跨境定居點的用例或會比本地定居點更具吸引力。
在考慮本地 CBDC 時,中央銀行將面臨一個關鍵問題:他們希望在多大程度上對現有銀行系統進行去中介化,以及它在信貸創造中的作用?如果他們採用“中介”CBDC 方法,即使用現有銀行系統來託管零售 CBDC 錢包,他們是否對現有銀行解決方案進行了有意義的改進?中央銀行正在評估 CBDC 對貨幣政策效力、信貸創造和可用性的潛在影響,從而實現更大的金融包容性以及金融體系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DeFi
除了數字貨幣,區塊鏈技術實現的另一項關鍵創新是分散式金融(DeFi)。基於 DeFi 社區的自治,代幣化和智能合約的使用允許點對點金融交易而無需中介,這導致對現有社會和經濟安排的性質和結構的重新思考。相信這會產生以下影響:
第一,智能合約的可編程性將能夠重新構想工作流程。例如:與結算、反洗錢 (AML) 和了解您的客戶 (KYC) 有關的流程。這可以通過降低成本和提高整體效率和有效性來顯著改變後台運營的結構。
第二,替代金融系統中將為現有中介創建新的或修改的角色。這方面可以與共同基金行業的創建相提並論,它使商業銀行業務脫節,導致了投資銀行業務和財富管理的發展。同樣,相信行業中現有角色也會發生演變,銀行的客戶所有權和客戶體驗管理也將繼續發揮作用。
第三, DeFi 通過取代包括政府機構在內的中央機構來使金融民主化。雖然這種情況不太可能發生,但將需要面對圍繞民族國家的角色及其對金融體系安全和穩定的責任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