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安首席執行官無視監管失敗的內部警告

編輯: ADAC

根據路透社的一項調查,幣安員工對該公司弱 KYC 檢查的擔憂被置若罔聞。

路透社的一項調查發現,在一系列其他監管缺陷的情況下,幣安首席執行官趙長鵬無視高級員工對該交易所薄弱的了解你的客戶(KYC)檢查提出的擔憂。 該通訊社聲稱,包括首席合規官 Samuel Lim 和前全球洗錢報告官 Karen Leong 在內的 Binance 高級管理人員對該交易所的 KYC 檢查薄弱表示擔憂。三名前幣安員工告訴路透社,他們將這些擔憂提請 CZ 關注,但他“忽略了它們”。

幣安長期以來一直是全球監管機構的關注點。 Decrypt 此前曾報導過 Binance 的多個合規缺陷,這引起了英國、意大利、馬來西亞、新加坡和許多其他司法管轄區的監管機構的憤怒。路透社的調查涵蓋了其中許多司法管轄區,並揭示了該交易所與監管機構關係背後的一些內部運作。 路透社還發現,包括 Leong 和 Lim 在內的一些 Binance 員工意識到 Binance 的 KYC 程序並不嚴格。

Leong 在 2019 年年中發送的一條消息中說,CZ 想要“不要 kyc”。 Leong 還說“減少 KYC。提高限制。最佳組合,”在同一條消息中。據報導,Lim 對 CZ 進軍“法幣到加密”市場的計劃表示懷疑。 “該死的,如果不想合規,為什麼要碰法令。太諷刺了,哈哈。保持完整的加密貨幣人。”

馬耳他

幣安的監管困境始於馬耳他。 2018 年 10 月,幣安通知馬耳他監管機構其打算申請許可證。路透社報導稱,CZ 對該國的反洗錢規則和財務披露標準“感到緊張”。到 2019 年,交易所決定不再申請牌照。 馬耳他監管機構於 2020 年 2 月 21 日發表的公開聲明證實,幣安“未獲授權”在加密領域運營。然而,據路透社報導,幣安繼續告訴其客戶,其使用條款協議受馬耳他法律管轄。

德國

根據路透社的調查,在德國,代表 30 多名涉嫌欺詐受害者的警察和律師向幣安發送了“數十封信”。 根據與德國註冊金融服務公司 CM-Equity 的合作夥伴關係,如果用戶在單筆交易中存入超過 10,000 歐元(11,000 美元),幣安同意對用戶進行強化盡職調查。 到 2021 年 6 月,幣安向 CM-Equity 發送了該標準的修訂版,其中增強盡職調查的門檻高達 100,000 美元。

在 2021 年 5 月至 2021 年 7 月期間,幣安收到了 44 封信函,詢問與價值至少 200 萬歐元的交易有關的信息。德國警方、檢察官和律師事務所共同表示,這些資金已被盜,並通過交易所洗錢。據路透社報導,幣安表示無能為力。 更重要的是,德國聯邦警察要求幣安提供有關兩名男子“涉嫌協助一名伊斯蘭槍手,該槍手於 2020 年 11 月在維也納殺害四人”的信息。 據報導,德國警方的一封信發現,其中一人在 Binance 上進行了“未指明”的交易。

國際爭議

在世界其他地區,荷蘭和日本的監管機構已經向客戶發出了有關交易所的警告。意大利和開曼群島的監管機構都表示,幣安沒有獲得在各自國家運營的許可。

根據馬來西亞監管機構的說法,Binance 在馬來西亞因在該國非法經營而面臨執法行動。

英國也對 Binance 發出了消費者警告,在表示該交易所“沒有能力”受到監管後,Binance 宣布正試圖修復與 FCA 的關係。迄今為止,沒有證據表明幣安在 FCA 的好書上。

Binance 最近還撤回了其在新加坡的許可證申請。一個月前,這個城市國家的監管機構將該交易所列入其投資者警報名單。 此後,幣安宣布與迪拜世界貿易中心管理局簽署諒解備忘錄。去年 12 月,CZ 還會見了直布羅陀首席部長 Fabian Picardo,他將 Binance 首席執行官描述為“有遠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