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ance 的 CEO 現在是亞洲最富有的人,但這家加密貨幣交易所巨頭在亞洲的存在——Binance 的發源地——在監管壓力下正在萎縮。
Binance 已經通過數十個監管生態系統,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其每日交易量超過其後四個競爭對手的總和。但即使其首席執行官趙長鵬最近成為亞洲首富,該公司在亞洲的存在——幣安的發源地——正在萎縮。
該公司的總部也籠罩在神秘之中。
據該公司稱,在監管機構明確不會批准其加密許可證申請後,Binance 目前正在關閉其在新加坡的數字代幣支付業務,並且 Binance.sg 上的所有客戶賬戶將於 2 月 13 日關閉。
加密貨幣交易所目前在香港、日本、馬來西亞和澳大利亞也被禁止或面臨監管挑戰,更不用說意大利、英國和美國 Binance 於 2017 年離開中國,之後政府對中國進行了一波打擊加密公司。
巴基斯坦最近成為最新一個對 Binance 發起調查的國家,該國家涉嫌涉嫌由 Binance 集成應用程序犯下的 1 億美元欺詐行為。
幣安通過大約 50 個實體在國家/地區開展業務,但其母公司或總部在世界上的哪個註冊地尚不為人所知。
去年,據報導 Binance 在開曼群島註冊——但該島國隨後強行消除了這一謠言,稱其對加密貨幣交易所沒有監管權限。
Binance 發言人表示:“我們不對監管和執法機構的具體事項發表評論。然而,作為一項政策,我們的一般做法是盡可能配合調查。”幣安沒有回應 Forkast 關於其公司總部的問題。 在視頻採訪中,CEO 趙告曾說,“對於 binance.com,我們實際上並不在任何地方。”他還談到沒有明確的總部是一種自豪感——類似於權力下放。
但日益增加的監管熱度促使幣安在涉及公司總部的問題上改變了主意。 據彭博社報導,幣安現在希望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設立新總部,並已與阿布扎比和迪拜市的官員進行了會談,首席執行官趙最近在迪拜購買了新房。 幣安公司結構的不透明性一直困擾著監管機構和客戶,尤其是那些試圖在問題發生時尋求問責或法律追索的人。一家沒有任何總部的公司也是加密法律專家說他們很難相信的事情。 “實際上,Binance 是在某個地方成立的,有特定的公司負責特定的事情,當問題出現時可能會被追究責任。但問題是,不可能找到答案,”巴黎的加密律師 Aija Lejniece 說。
Binance 的條款和條件不僅極大地限制了 Binance 的責任,而且還限制了用戶可以尋求的法律追索權,儘管這些條款的法律效力尚不清楚。 例如,Binance 的條款規定,該公司不對因 Binance 的服務或其故障而造成的任何損害承擔責任。此外,條款規定,對於爭議,用戶不得在其本國的法院提起訴訟,而必須訴諸國際仲裁,這可能會非常昂貴。例如,香港國際仲裁中心的仲裁費用中位數接近 65,000 美元。 Lejniece 說:“因此,除非你已經損失了很多錢並且仍然有錢,否則大多數人都沒有準備好”向 Binance 尋求任何法律追索權。 如果註冊在稅收友好的司法管轄區,隱藏在公司實體的面紗後面可以幫助公司節省稅款。它還可以幫助公司避免在更嚴格的司法管轄區獲得許可的監管合規性負擔和成本。
隨著加密監管機構加強對幣安等公司的審查,幣安的公司結構會變得更加透明嗎?到目前為止,打擊行動可能會導致幣安運營或隱藏的地方減少。